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快遞物流作為實體經濟的“筋絡”,連接著生產和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的重要環節。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就快遞物流業創新發展、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雙循環”紛紛建言獻策:推進“快遞進村”,提振農村消費;推動“兩業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新質生產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建設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助力企業“出海”……作為快遞物流行業的“國家隊”,中國郵政認真傾聽“兩會聲音”,著眼時代的呼喚,探尋發展的機遇,為推動快遞物流高質量發展凝聚力量、奮楫前行。
“快遞進村”提振消費擴內需
3月7日,在全國兩會“委員通道”上,有記者向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烏恰縣政協副主席阿衣木沙·托合塔洪提問:“在祖國最西端烏恰縣,當地老百姓網購方便嗎?”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用一個“快遞進村”的故事作了回答。“烏恰山地占全縣面積99.8%,過去交通很不方便。如今,‘快遞進村’惠民生,便民服務暖民心。”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動情地說,“‘快遞進村’,連接的是城鄉,通達的是人心,點亮的是希望。”
“快遞進村”,開啟了鄉村消費的便捷之門。從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到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從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到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隨著農村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日臻完善,冷鏈配送和即時零售不斷向鄉鎮延伸,消費品“以舊換新”下鄉進村,農民在村里就能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有效激發蘊含在鄉村的消費潛力。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6672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高于城鎮。
“如今,快遞服務直抵村莊,村民輕點手機下單,心儀商品便能快速送達。大到家電家具,小到日用百貨,豐富多樣的商品涌入鄉村,極大地滿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質。”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臺市城區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鄉郵員郭紅崗道出了村民的心聲。
為此,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郵政局原局長馬軍勝建議大力發展“快遞經濟”,為擴內需、促消費作出積極貢獻。馬軍勝認為,一個新的綜合型經濟形態,即“快遞經濟”正在形成。大力發展“快遞經濟”、更好地發揮“引力場”作用,不僅可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和競爭力,而且對優化產業結構、暢通經濟運行意義重大。馬軍勝鼓勵郵政企業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勇當開路先鋒,充分發揮網絡基礎優勢與資源整合能力,在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中主動承擔樞紐責任,在運力資源調配中展現集約化運營優勢,努力成為暢通城鄉循環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跨境寄遞物流助力“中國制造”出海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定對外貿易發展”被列為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成為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當前,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全球供應鏈重構、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引擎。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2024年突破2.63萬億元,占外貿比重超10%。
近年來,隨著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進一步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對于企業實現由貿易出海到供應鏈出海的轉變、提升物流鏈條運作效率、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黑河市豐泰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煒表示,海外倉的設立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助力,但是相關基礎配套設施還不完善,應加大對海外倉數字化改造的投入力度,引入先進的倉儲管理系統,實現庫存實時監控、智能分揀等功能,提高運營效率。
據了解,面對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中國郵政正在加速全球市場布局,在美、德、日等14國已經設立17個海外倉,服務超4700家中國企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馬旭林認為,建設自主可控的國際寄遞物流體系是中國郵政邁向全球舞臺的關鍵一步,而海外倉模式不僅讓“中國制造”更快觸達全球消費者,同時降低了企業對單一物流渠道的依賴。馬旭林表示,下一步要推動跨境電商從直郵向海外倉配模式轉型。
科技創新開啟物流降本新通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時,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表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024年,全國全社會物流成本共降低約4000億元,其中運輸成本降低了2800億元,占到2/3左右。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數字倉庫、無接觸配送等一系列高效物流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建議,應充分利用數智化技術全面鏈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消費、服務等各個環節。通過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創新以及推進減碳降碳等措施,推動物流體系降本提質增效。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所關心的問題也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科技創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流程效率。針對智慧物流中的新趨勢、新問題,他建議應盡快明確無人配送車的身份屬性,建立適當的準入認證體系和道路交通規則;對于更為新潮的無人機配送,建議結合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空域開放試點。
“低空物流是低空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決山區、高原、海島等特殊地理環境下的配送難題,還能大幅提升配送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葉美蘭表示,要讓低空物流真正實現“飛得起、飛得穩、飛得多、飛得好”,需要從技術研發、網絡建設、政策引導、集群發展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支撐,實現立體“突圍”,同時做好專業人才的培養。
“人工智能+”行動開啟智慧物流新紀元,低空物流進入大規模應用示范,“兩業融合”推進服務型制造再升級,海外倉建設加快供應鏈出海步伐,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建設引領綠色物流新風尚……透過“兩會之窗”,我們可以讀懂未來快遞物流發展的新動向。
乘著全國兩會的東風,讓我們凝心聚力再出發,接續奮斗譜新篇,奏響“快遞經濟”發展的春之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