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加把勁兒,今天必須把肥料都送到老鄉家里!”3月下旬的一天,在重慶市萬州區黃柏鄉三坪村崎嶇的鄉間小路上,黃柏郵政所青年突擊隊3名成員或扛或抬,將一袋袋肥料送至農戶家中。
進入春季,抽出下午時間下鄉配送農資成了青年突擊隊的日常。作為農村小網點,黃柏郵政所正是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實現了農資業務的“高調”發展。截至3月28日,該網點已銷售配送農資112噸,實現收入42.56萬元,同比增長81噸、增收30.96萬元,成為萬州片區郵政分公司首個提前超額完成農資銷售任務的網點。
了解需求 主動出擊
黃柏鄉地處長江之畔,常住人口約1.5萬人,是萬州紅橘的主要種植地之一。豐富的紅橘資源為黃柏郵政所帶來了發展農資業務的機遇與挑戰。
去年4月,33歲的邱艷來到黃柏郵政所擔任負責人。在這之前,網點只有3名青年員工,大家在業務發展中常存在畏難情緒。如何帶領團隊利用現有資源提升網點效益,是邱艷需要破解的第一難題。她迎難而上,結合當地市場需求和企業經營發展要求,將農資業務作為提升網點效益的抓手之一。邱艷將網點3名員工組成青年突擊隊,通過晨夕會梳理農資業務發展措施,不僅成功激發了團隊信心,更開啟了網點農資業務增收之路。
進入10月,跨年度營銷活動如期而至,也意味著進入了農資冬儲的銷售旺季。每天,郵政所要寄遞300—500件柑橘郵件,還需接待30余名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壓力倍增。在如此態勢之下,青年突擊隊仍利用碎片時間走出網點,走訪種植戶和村社關鍵人。大家積極宣傳郵政服務及農資便捷配送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并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詳細記錄下客戶資料和需求。
深入拜訪 精準服務
“我60多歲了,文化水平不高,之前去鎮上買肥料不僅費力,選的品種也怕不適合。黃柏郵政所不僅根據我的需求推薦好肥料,還送貨到家,真是省心又省力。”金山村的王老漢家中種了8畝紅橘,以前每年都要為選購肥料發愁,現在提起黃柏郵政所的農資“點購”配送,他連連稱贊。
為抓好肥料銷售,邱艷找到萬州片區分公司渠道部尋求支撐。渠道部協調黨員組建農資服務支撐隊,采取“遠程指導+現場帶教”的方式,將農資銷售服務支撐送到網點、村社、田間地頭。有了“教練”,黃柏郵政所的破局之路更加順利。
目標客戶首先定位在當地種植大戶。網點保安江加平是當地人,青年突擊隊便每周和她一起拜訪種植大戶,摸排種植面積、用肥需求,記在小本子上。凡登記在冊的客戶,均可享受配送到家服務,這一方法贏得了客戶的初步信任。此后,青年突擊隊又聯系農資服務支撐隊一起進行二次拜訪,采用“測土配方+肥料試用”的方式,推薦專業的技術服務和適合的農資產品,獲得意向訂單26筆、意向訂貨40余噸。
同時,青年突擊隊也沒有漏掉當地5個村散戶的用肥需求。他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制定農技送培活動計劃,每周輪番進村開院壩會。從果樹修枝剪葉到農肥用時用量,面向村民宣講農資農技知識,青年突擊隊在一次次“零距離”接觸中精準觸摸散戶用肥需求。目前,黃柏郵政所已開展村級農技送培會32場,覆蓋散戶381戶,登記訂貨客戶145戶,實現批量預訂肥料60余噸。
踐行承諾 直供到戶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果子下樹后亟須用肥,前期預訂肥料的客戶盼貨心情急切。對此,黃柏郵政所推出“線上電話預約+線下送貨上門”的農資配送服務,村民只要一個電話,青年突擊隊員們就能將他們需要的肥料送到家。暖心的服務給前期預訂農肥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根據小本子上的需求訂單,青年突擊隊規劃了5條配送專線,通過“整車入村,直供到戶”的配送模式滿足村民用肥需求。“買化肥找郵政,不出門送到家”,配送路上,車載喇叭聲響徹田間,遇到有人的果園,大家就停車“擺攤”。“有一次給明月村久盛果園送肥料,周邊果農看見了,當場就訂了2噸。有時遇到公路沒有通到家門口的農戶,大家就組成‘傳送帶’接力送過去。別看網點員工都是女娃娃,25公斤一袋的肥料大家扛起來就往農戶家里沖。”邱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