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中國郵政作為央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具有鮮明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導向。郵儲銀行陜西省漢中市分行黨委認真貫徹落實“求是求實、自強不息”的企業文化,聚焦金融高質量發展“五篇大文章”,在工作中堅持真理、守正創新,以實際行動夯實文化之基、保持穩健經營。
以“求是”錘煉政治力
企業的行穩致遠,探求的是規律、真理和方法,不但需要革新理念、創新思路,更需要全體員工認同、理解、實踐企業的戰略部署、核心價值和發展方向,集中體現在加強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所實現的政治保障上。
我們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于改革發展全過程,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通過抓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強化對標對表,找到分行在增收創利、轉型發展、精細化管理、結構質量、客戶經營等方面的問題和短板,著眼于“共建、融合、滲透”的理念和“統籌抓”意識,將發展“堵點”作為黨組織對標競爭的“突破點”、搏擊市場的“創收點”、提質增速的“發力點”,以點帶面激活黨團組織和黨員、團員爭先進位的“紅色引擎”,鑄就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以“求實”強化執行力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職責,堅持差異化發展是郵儲銀行長期遵循的策略選擇。打造有擔當、有韌性、有溫度的國有大行,只有將文化建設與戰略部署相結合,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
我們深刻把握金融與實體經濟相伴相生、共生共榮的辯證關系,將“國之大者”落實為“行之要務”。我們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提升解決面臨挑戰問題的創造性,與廣大員工共享發展成果,與人民群眾共創美好生活。
一方面,以“大行擔當”服務“經濟所需”。我們聚焦漢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截至2024年底,分行實體經濟貸款投放占比超70%,科技型企業貸款、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超50%和16%,綠色貸款余額突破9億元,綠色融資余額超10億元,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動能。另一方面,以自身所長服務“人民所盼”。我們持續聚焦“三農”、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等領域,至2024年底,分行涉農貸款余額超60億元,年增超14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近35億元,年增近6億元。
以“自強”提升戰斗力
專業化、高素質、有戰斗力的員工隊伍是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我們以人為本,持續打牢基石、苦練內功、精進自身,以實踐經驗、業績數據、綜合素質為競爭優勢,繪制個體職業發展路徑、完善組織制度保障,讓更多優秀干部、青年骨干、先進典型脫穎而出,把內在潛力變成硬核實力。
我們完善機制“強擔當”,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以業績導向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我們量化考核“強效能”,堅持薪酬向創造價值者傾斜、資源為重點難點業務支撐,以貢獻定收入、實行多勞多得。我們改進管理“強作風”,開展工作作風整頓提升行動,加快打造服務、營銷、創新、高效、和諧“五型機關”,讓管理組織更扁平、團隊作業更靈活、服務支撐更有效。我們輪訓學習“強素質”,分類開展中層干部能力培訓、銷售隊伍產能培訓、專業人才素質培訓,分層組織技能大賽、營銷比拼、內訓師選拔。
以“不息”凝聚向心力
一個企業的文化,如果具備生生不息的特質,就能像大樹一樣不斷生長、繁衍、枝繁葉茂。我們堅守對長期主義的價值追求,專注在走穩當下的同時,為企業未來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氛圍。
我們內強意識、外塑形象,全面調動積極向上的活力因子,讓文化建設的抓手更穩固、目標更明確,使員工從內心深處忠誠于企業、熱愛企業,自覺自發地“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正確而美好的事”。通過實施青年員工“星瀚成長計劃”,開展關鍵崗位歷練、重點崗位競聘等,充實隊伍長遠儲備,將組織的關愛直通一線。通過完善“三標”競爭機制、開展重點指標提升行動、培育選樹先進典型,將榮譽激勵貫通分行。通過行長信箱、建言獻策、沙龍座談,將正向能量傳遞給全員。通過黨團活動、主題實踐、文體競技,將寓教于樂融入日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踐行“求是求實、自強不息”的企業文化,不僅需要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強經營發展“硬實力”建設,更離不開全員認同、全員知行,擁有正確價值觀與行為規范的文化“軟實力”支撐。我們將以自我提升、文化培育,更好地鍛造業務競爭力、團隊作戰力、管理驅動力,以有效金融供給精準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全面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