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8年光陰,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伴隨著雄安這座“未來之城”的拔節生長,郵儲銀行深度參與其中,用金融之力為其注入了澎湃動能。
8年來,郵儲銀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雄安新區的戰略部署,堅守國有大行使命擔當,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總分三級聯動、出臺服務規劃和專項舉措,為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雄安新區幾乎所有的地標性建筑,背后都有我們郵儲銀行的身影。”在談到郵儲銀行對雄安新區的貢獻時,很多雄安郵儲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這句話,言語中充滿自豪。
截至2024年底,郵儲銀行服務雄安新區重點片區疏解項目、基礎設施和重大交通建設項目36個,累計授信近2000億元;深度融入雄安“藍綠交織”生態格局,將綠色金融理念貫穿服務全程,累計助力新區16個綠色信貸項目融資,綠色信貸結余80.89億元,占公司貸款近七成。
這是雄安郵儲人自豪的底氣所在。在這片熱土上,他們既是見證者,更是建設者。8年來,看著這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城市初露崢嶸,他們的自身價值感也逐漸“爆棚”——在自身奮斗與城市崛起的“雙向奔赴”中,不斷刷新著服務雄安新區發展的高度和力度。
基建“輸血”做好硬支撐
在京雄快線雄州站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外立面玻璃幕墻安裝,雄州城樓的古風韻味與現代建筑的科技感初現。
入口處,“軌道上的京津冀”招牌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郵儲銀行河北雄安分行對公客戶經理吳冰邊看邊詢問著工程進度。這樣的走訪,每月至少一次,以便根據工程進度及時進行放款。
作為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交通大動脈,京雄快線建成后將實現從雄安30分鐘到北京大興機場、1小時到北京麗澤商務區的通行目標,更加方便北京和雄安之間人員往來。
吳冰介紹說,郵儲銀行是京雄快線建設銀團項目的主牽頭行、獨家代理行,為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并聯動提供賬戶管理、企業網銀、資金增值等綜合金融服務,大力支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生命線建設。目前,郵儲銀行已聯合其他參團行累計放款超70億元,推動“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向縱深邁進。
春日的雄安,處處涌動著蓬勃發展的生機。在雄安國貿中心項目現場,塔吊林立,9棟主體樓宇已沖出“正負零”,現場施工敲擊聲不絕于耳,盡管有造樓機等設備的加持,仍有數千名工人在晝夜不停施工。
雄安國貿中心項目位于啟動區總部商務區,是新區的城市門戶,也是啟動區首個集優質商務辦公、商業、酒店、軌道交通、航空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功能中心TOD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雄安既傳承地域特色又反映時代精神的又一地標性建筑群。
郵儲銀行亦深度參與其中,為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授信50億元。
作為該項目的放款人,雄安分行對公客戶經理羅江濤直言:“拼的就是審批效率和服務。”項目倒排工期,按節點推進,銀行資金必須及時跟上。為此,郵儲銀行設立綠色通道,建立總分三級聯動機制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加快項目放款進度。作為業務發起人的羅江濤必須把時間盡量往前趕,加班加點幾成常態,“有時候如果不趕在當天晚上12點前完成提交,就會拖累工程進度”。5年多前分行剛成立時,他35歲,有著一頭濃密的黑發,如今已摻雜了不少白發,額頭兩側的發際線越來越高。“客戶越來越多,放款規模越來越大,分行發展越來越好,但我的頭發卻越來越少了。”他自嘲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新區的日新月異,讓雄安郵儲人充滿了激情,對深圳當年的那句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有了深刻的體會和認識。在外出調研期間,雄安分行綜合管理部總經理康健仍不時在接打電話,隨時在落實各項工作。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集裝箱式建筑錯落有致,綠草茵茵,鳥語花香。這里曾被譽為“雄安城建第一標”,當時放款的場景,康健記憶猶新。他那時是河北省分行公司業務部客戶經理,完成該項目的首筆放款時,已是臘月二十九深夜。在安新縣支行,下午6點多,副行長李曉舟才風塵仆仆趕回行里。一整天,分管信貸工作的他都在外跑客戶、談合作。這是他的工作常態,每天行程70多公里成為標配。“不拼就沒有出路。”李曉舟直面同業競爭的壓力。
千年大計,金融助力。如果說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那郵儲銀行就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強力后盾。雄安分行積極跟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進展,充分發揮資金優勢,配套專項信貸規模,持續加大對雄安新區建設的信貸投放力度。目前,已支持雄安新區“四縱兩橫”區域軌道交通路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36個,投放實體貸款超百億元,累計為京德高速、京雄快線等交通項目投放貸款超25億元,向雄安國貿中心、雄安商務服務中心、中電建智匯城、雄安國際酒店等疏解配套項目放款超60億元。
產業煥新鍛造強引擎
茂達鞋業的貸款還有一個月到期,安新縣支行行長馮振浩帶隊上門,帶來了一個新的合作方案。
雄安三臺鎮素有“北方鞋都”之譽,在這個面積5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著超500家鞋企,而茂達鞋業是其中的龍頭企業。
隨著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產業發展的意義更加凸顯,而作為傳統產業的三臺鞋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與日俱增。智能制造與自主品牌打造成為三臺制鞋產業向上突圍之路。
針對制鞋產業痛點,雄安分行為茂達鞋業發放了1000萬元信用科技貸款,助其生產實現了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此基礎上,還聯合雄安郵政分公司推出了“三臺鞋匠”定制銀行卡、個性化郵票等一系列定制產品,助力“三臺鞋匠”邁出品牌升級的關鍵一步。
定制銀行卡的圖案設計,將制鞋產業文化具象化、符號化,形成“行走的文化名片”。“三臺鞋匠”個性化郵票的發行,則把三臺鎮的制鞋文化以一種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傳播出去。
不僅助龍頭突破,還扶持全產業鏈成長。針對制鞋產業鏈中小企業融資痛點,雄安分行創新推出“制鞋產業貸”,累計發放貸款超2億元,助力其做大做強。除制鞋產業外,雄安分行還為當地毛絨玩具、工裝、矽鋼片、塑料、甘薯種植等特色產業進行賦能,從服務傳統產業策略上加速推進“一縣一品”向“一縣多品”轉型升級。
傳統產業連著民生,新興產業關乎未來。在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入駐的140多家科技企業中,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總部落戶雄安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
在3層的會議室里,郵儲銀行容城縣明朗街支行行長張鈺來正與眼神科技市場總監張會進行著深入溝通。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人工智能企業,眼神科技深度參與了智慧城市大腦、算法開放平臺等城市級底層平臺的建設,幾十項智慧化場景落地雄安。如今,處于高速發展期的眼神科技加快了技術創新的步伐,正需要資金助力。
以眼神科技為代表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普遍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這類企業申請貸款時往往面臨資產難評估的困擾。為助力眼神科技更好地融入雄安新區這片創業熱土,雄安分行創新運用“技術流”評價體系為其發放科創貸款500萬元。郵儲銀行資金的及時注入,讓企業的算法研發和應用走上了快車道,打造出AI大模型平臺、全球首創的多模態生物特征融合識別及機器視覺算法,拓展了交通、大健康等更多業務領域。這是郵儲銀行系統內第二筆運用“技術流”評價體系發放的貸款。
郵儲銀行創新推出的“技術流”評價體系,為像眼神科技這樣的創新型、輕資產運營模式的企業打開了融資新通道。這套體系打破以抵押物為主的傳統評審模式的限制,將企業的研發投入、專利數量、技術團隊、成果轉化等創新要素量化為信用價值,一舉解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準入難、測額難、授信難問題,更有力地推動了雄安新區新質生產力發展。
截至今年2月末,雄安分行已為141家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科技貸款余額達4.42億元。
科技賦能共啟新服務
“過去我們中小企業融資需要反復跑銀行、填材料,現在只需在平臺簡單操作即可完成注冊認證,系統還能自動生成信用報告,省時又省力。”保定雪瑞莎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很是感慨。
該公司位于我國北方最大的羽絨生產基地——安新羽絨工業區內,生產的羽絨、家紡等產品遠銷歐美。今年初,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加之簽下了國外大訂單,其急需資金購入原材料等。
在安新縣支行副行長李曉舟的引薦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嘗試在平臺上申請貸款。“平臺智能匹配功能非常高效,我們發布的項目融資需求,當天就有三四家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經過認真比較,該公司最終選擇了郵儲銀行的“科創e貸”產品。
客戶口中的“平臺”就是雄安新區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由雄安分行參與承建。該平臺應用了大數據、知識圖譜、區塊鏈等技術,采用“數據變信用”機制,將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貸款貼息政策、金融機構貸款產品與企業融資需求有機融合,通過與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對接,實現了企業一鍵申請、銀行在線受理貸款、人民銀行全流程監督、財政貸款貼息發放的數字化服務閉環,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截至2024年底,雄安新區2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已全部接入平臺,發布特色金融產品97個,實名注冊企業1.9萬家,累計發放貸款20.26億元,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
作為雄安數字城市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郵儲銀行發揮國有大行金融科技優勢,積極為雄安數字政務建設賦能。郵儲銀行獨家承建雄安新區非稅收入區塊鏈管理系統。系統創新應用了由預算編制開始的全流程上鏈管理新模式,對社會做到財政數據公開和多方可信,助力打造公信力和監管到位的“陽光政府”,實現了“線上繳費辦事、票據鏈上存儲”的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截至今年2月末,系統已上線171家執收單位,用票單位259家,市場占有率超過90%;累計上鏈數據1124.4萬筆,票面金額達473.5億元。項目榮獲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獎”二等獎、2024年入選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監管沙盒)。
容城縣智慧醫療數據平臺也由雄安分行承建,該平臺通過雄安區塊鏈的基座和“數字身份”體系,實現了醫療數據身份歸檔,打通了醫療健康信息和數據共享通道。目前,該系統從掛號到診療全流程運行總數據超過2313萬筆,為后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服務”奠定堅實基礎。
依托雄安新區數字人民幣試點優勢,雄安分行積極打造數字人民幣生態金融,助力雄安新區促消費、穩市場、保就業。該分行在安新縣老河頭鎮打造數字人民幣特色小鎮試點,已累計落地場景商戶411戶,覆蓋全鎮75%的個體工商戶,常住人口開設數字人民幣錢包覆蓋率達98.19%。依托智慧校園刷臉支付、小吃城集中收銀等惠民利民的數字人民幣生態場景建設,在雄安新區舉辦的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中,郵儲銀行吸引了5.8萬名客戶參與,實現消費交易39萬筆,為雄安新區新市民帶來消費便利。
白紙繪宏圖,平地起新城。雄安分行全面融入雄安新區發展大局,加大重點項目支持力度,靠前對接疏解企業核心需求,以科技賦能創新場景應用,構建了“多元化服務+生態化協同”的特色模式,在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區大規模開發建設過程中不斷書寫著“郵儲故事”。今年是雄安新區實現“上臺階”之年,面對發展新要求新機遇,郵儲銀行河北省分行黨委委員,雄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徐國勤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圍繞雄安新區‘五新’目標,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更實舉措,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做好重大項目資金支持,深化‘投貸聯動’服務疏解,力爭將雄安分行打造成為服務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生力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示范行,助力雄安‘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書寫郵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