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信科公司AI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始終聚焦郵政數智化發展戰略需求,堅持科技創新,持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在提升郵政智能化水平、推進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理論武裝
該小組認真落實“五學”模式,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領會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同時,通過“理論學習研討”“青年讀書會”“技術分享交流”“跨部門聯學共建”等青年員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學習方式,鼓勵大家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思考。
依托首都紅色資源富集優勢,該小組積極把理論學習搬到“戶外”,多次組織青年員工前往香山革命紀念館、北大紅樓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通過對豐富的歷史照片、文物、檔案的實地觀摩,小組成員深刻感悟偉大建黨精神,激勵自己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作為。
以理論指導創新
該小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人工智能創新實踐。小組成員先后前往15個省級郵政企業開展調研,深入一線跟班作業,推動AI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為提高安徽省望江縣郵快合作場地分揀效率,小組成員主動承擔場地智能化升級改造任務,開展“關鍵小事”調研攻關,創新應用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技術,成功解決社會快遞轉郵信息卡點問題,實現郵政與社會快遞同時同機分揀,耗時縮短40%以上,推動末端分揀方式自動化轉型。在合肥郵政蜀山郵件處理中心,小組成員自主研發業務場景算法,調研成果入選《郵政青年員工“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優秀成果》。
該小組積極響應黨中央“人工智能+”行動,奮力培育郵政新質生產力。在新型智能方向,小組成員緊密追蹤新興技術發展趨勢,以場景化應用為突破口,自主研發行業“鴻雁”大模型,創新研發客服助手“鴻雁—靈犀”、翻譯大模型“鴻雁—慧譯”、員工助手“鴻雁—郵小知”等7款郵政特色大模型應用,助力客戶服務敏捷化、市場營銷精準化、生產運營智能化。在傳統智能方向,小組成員攻關智能地址解析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攬投員的錄入效率,日服務用戶達100萬人次;研發智能垛口等10個模型,實現對處理中心全場景視頻智能感知,目前已在全國90個省級郵件處理中心推廣應用,助力寄遞業務數智化轉型升級。
深化業界合作交流
小組成員及時洞察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和技術動向,積極與領先科技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在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智能硬件等領域累計進行50余次交流研討,探索更多合作可能。同時,緊密聯系高校,邀請高校專家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促進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積極參與人工智能行業標準制定等工作,促進產業協同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以科技自立自強為使命,構建‘理論筑基—技術攻堅—業務賦能’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不斷拓展理論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扎實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本領,推動理論指導、技術創新和郵政業務賦能深度融合,為中國郵政數智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小組組長李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