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東南的晨光中,湖北省大冶市第三中學的食堂正上演著一場“靜默的變革”。學生小杜對著智能終端微微一笑,1秒鐘就完成身份核驗,餐盤里菜品即刻完成扣費。此刻,他在外務工的母親手機發出振動,郵儲銀行App實時推送的消費明細里,“食堂消費8元”的字樣讓她會心一笑。這個全新的智慧場景,正是大冶市郵政分公司與大冶市教育局共建的“數字食堂”生態系統的生動寫照。
隨著《中小學校“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建設指南》文件落地,一場“餐桌革命”悄然啟動。大冶市分公司敏銳捕捉到政策機遇,以首席營銷機制成立專班,量身定制了“數字食堂”建設方案,最終成功與市教育局簽訂合作協議。通過統一簽約,將傳統的零售業務模式轉變為批發模式,實現了業務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97臺智能終端設備成功進駐31所學校,32臺電子秤同步上線。
大冶市分公司攜手郵儲銀行大冶市支行,將“數字食堂”與“智慧校園”建設深度融合,為學校食堂提供集支付結算、資金監管、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在消費模式上,創新推出“按需扣費”模式,家長通過郵儲銀行卡消費記錄,能夠實時了解孩子是否用餐、用餐地點以及消費金額等詳細信息,確保消費流程公開、透明。在食堂管理方面,消費收入直接進入食堂專用賬戶,學校可以通過“校園通”管理平臺,實時查詢消費記錄、交易金額及收入統計等情況,確保資金流向清晰、賬目透明。同時,通過布放智能終端設備,實現學生刷臉就餐、家長線上充值、學校實時監管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食堂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學生營造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用餐環境。
在項目開發中,大冶市分公司協同大冶市支行成功拓展30個食堂對公賬戶,新增月均余額300余萬元,新增客戶2.1萬人,實現了工資代發、食堂對公賬戶、家長消費開卡、批量獲客、場景打造等生態金融全鏈式開發,為后續家長客群建設及維護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項目也帶動了移動綁卡和手機銀行等業務的增長,大冶市分公司新增移動綁卡和手機銀行有效戶數量均居湖北省郵政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