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靜雪(右)給客戶送郵件。
夜幕下的山東省泗水縣城,細雨蒙蒙,一輛滿載包裹的綠色三輪車穿梭在街巷間。車身略顯陳舊,但騎車的背影卻格外堅定——他便是被當地居民稱為“沉默郵差”的泗水縣郵政分公司攬投員相靜雪。在這個忙碌的電商促銷季,夜晚攬收對他而言已是常態。3月13日,一封商戶的表揚信讓這位默默堅守崗位的“老黃牛”走進公眾視野。信中寫道:“相師傅耐心細致,特別有敬業精神,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郵政服務的熱忱與溫度。”
寒來暑往,他是郵路上的“繡花匠”
工作日的清晨,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相靜雪已準時出現在郵件處理中心。掃碼、分揀、裝車,他的動作如機械般精準。他習慣性地念叨著:“小區居民下班時間不一,得錯峰派送;商戶們等不得,耽誤了發貨,生意就黃了。”每件包裹在他手中都被賦予了“生命”——易碎品用氣泡膜裹緊,生鮮件貼上醒目標簽,貴重物品單獨碼放。那輛陪伴他5年的三輪車,車筐里鋪著厚實的防水布,輪胎上沾滿泥濘和風霜的痕跡。
泗水郵政的系統記錄里,相靜雪的工作數據堪稱標桿:日均處理郵件400余件,連續3年延誤率低于0.1%,意味著每千件郵件中僅有不到一件延誤;客戶滿意度高達99.9%。同事打趣道:“老相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連包裝膠帶沒貼平整都要返工。”這份近乎苛刻的認真,讓他贏得了“相靠譜”的美稱。
在同事眼中,相靜雪是個愛鉆研的“技術派”。他總結的“客戶分類服務法”被納入泗水郵政攬投部培訓教材:老年客戶標注“電話確認派送時間”,學生家長包裹優先放置快遞柜,生鮮類郵件用保溫箱加冰袋護航……相靜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攬投員,就得像繡花一樣精細,每個包裹都寄托著客戶的滿心期待,咱可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憑借這份執著,2024年,他的攬收業務量同比增長28%,“客戶分類服務法”更是讓整個部門的投訴率下降40%。
危急時刻,他是商戶的“定心丸”
去年“雙12”電商促銷季,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考驗著相靜雪的擔當。某服裝店因直播帶貨爆單,2000多件包裹堆積如山,店員們加班到雙眼通紅仍難以應付。晚上7點,剛結束一天工作的相靜雪接到老板帶著哭腔的電話:“老相,救救急!這批貨發不出去,平臺罰金能讓我傾家蕩產!”接完電話,相靜雪立刻掉轉車頭沖到店里。
不透氣的倉庫里,相靜雪弓著腰,將一件件羽絨服從衣架上摘下,折疊、裝袋、封箱,動作快得讓人眼睛都跟不上。汗水順著他的下巴滴在包裝箱上,工服后背暈出大片深色汗漬。其間,他發現店員用膠帶纏繞包裹費時費力,便現場示范“十字封箱法”:“這樣既牢固又省材料,一個包裹能少用半米膠帶。”次日凌晨,當最后一箱包裹裝上郵車,老板緊緊攥住他的手聲音顫抖地說:“你這不是幫忙,是救命!”
沿街的18家重點商戶更視他為“定海神針”。某文具店老板也回憶說,去年“雙11”,店里堆積如山的包裹讓自己幾乎崩潰。相靜雪得知后,主動延長工作時間,從晚8點忙到次日凌晨1點,他和同事們幫著封裝、分發,搬完500多件貨物,手臂被紙箱邊緣劃出血痕也渾然不覺。餐飲店老板娘張姐笑道:“老相的‘錯峰攬收法’比鬧鐘還準,上午收電商件,下午取外賣箱,晚上處理加急單。有他在,我們只管接單,從不怕物流掉鏈子!”
初心不改,他是攬投部的“一面旗”
“老相是攬投部的旗幟,更是行業的教科書。”泗水縣分公司郵政業務部經理任沖的語氣中滿是自豪。從業7年,相靜雪經手的郵件超過15萬件,始終保持著“零重大失誤”的紀錄。
如今,相靜雪那經常裝滿郵件的三輪車車筐已更換三次,車把手上出現了深褐色的包漿;手機通信錄里存著623個客戶號碼,其中78個被標記為“特殊關照對象”。晨曦中,他迎著薄霧出發;暮色里,他載著空車筐歸來。街邊小販常打趣:“老相,你這車比出租車跑得還勤!”他卻總是憨厚一笑地說:“包裹早一分送到,客戶就少一分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