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市中山區寄遞事業部勝利橋普郵營業部攬投員趙明枝已經來到攬投站,把當天的書報、信件整理停當,準備開始新一天的投遞工作。
兩輪電動車的車筐里和貨架上,信件、報紙、雜志裝得滿滿當當。“趕上雜志集中發行那幾天,腳踏的位置都得利用上。”趙明枝邊說邊熟練地蹬上車。
趙明枝負責投遞的區域有30多條街巷,涉及3萬多戶居民。每天,她都要在這片區域和攬投站之間往返3次,投遞出1000多份信件、報刊。在一線從事郵政投遞工作,趙明枝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老百姓。“職業的便利,讓我能夠隨時聽民聲、察民情、匯民意。”
這條郵路,趙明枝已經走了30年,風雨無阻。段道上的街巷、高樓、每個社區甚至居民,早已印在她的腦海中。“我每天走過的,既是投遞路,也是傾聽群眾心聲的履職路。”
作為一名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趙明枝提交的近40份建議,始終圍繞郵政業務和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展開。這些建議中,既有與本職工作息息相關的快遞驛站建設、郵政惠農服務等內容,又涵蓋了鄉村全面振興、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養老服務等民生主題。這些沾泥土、冒熱氣、滿懷民意的建議,多次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并被認真回復。“不少建議已經被采納落實,這讓我履職的動力更足了!”趙明枝說。
常年走街入戶,讓趙明枝與段道上的老人結下深厚的情誼,也讓她格外關注養老問題。“養老事關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幫大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年,趙明枝多次參加各級人大組織的專題調研,走進多家養老機構調研十余次,傾聽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真實需求和期待,根據養老機構現狀,結合自己的總結思考,完成一系列調研報告,并形成建議準備向今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
“多走幾步,多問幾句,把群眾的期盼轉化成惠及更多百姓的建議,這是我最大的心愿。”趙明枝表示,將繼續立足崗位,傾聽民聲民愿,傳遞民情民意,提出更多貼近人民群眾生活所需、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
記者手記
趙明枝不是一個善于表達的人,卻是一個滿心滿眼裝著群眾大事小情的人。她告訴記者,從一名基層投遞員到全國人大代表,她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曾經我的肩上扛著郵包,如今,更增加了一份來自群眾的沉甸甸的期盼。”
怎樣更好地履職盡責?最初,趙明枝也會焦慮,但廣泛調研和深入學習給了她底氣。建議從實踐中來,履職要到現場去,趙明枝把投遞路走成了履職路。“段道上的居民沒有不認識我的,有了訴求建議都樂意來找我。”她說,“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盡己所能,滿足群眾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