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的、愛笑、說話有很濃重的河北口音,這是記者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臺市城區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鄉郵員郭紅崗的第一印象。
3月8日晚,在代表駐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位來自郵政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雖表情略顯靦腆,言語間卻充滿信心。郭紅崗告訴記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帶來了《關于推進郵政快遞村級綜合服務站建設 提升縣域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建議》。“平時我投遞中跑的20多個村,大多位于城鄉接合部,各家各戶分散在不同角落。各家快遞企業在村內設立的代投代收點服務上良莠不齊。”郭紅崗根據走訪的情況提出,“如果一個村只設一個統一站點,各家快遞企業的郵件都往這里放,村民取起來就不會那么亂。尤其針對老人、殘疾人,需要時還能幫著送上門。”
推進村級綜合服務站建設,既是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縣域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這些年,“快遞進村”呼聲越來越高,但真要落地落細并不輕松。郭紅崗希望郵政企業牽頭、各家快遞企業協同,共同把村級綜合服務站建好。“不僅要確保服務站有人值守,還要完善監控、消防等安全設備設施,這樣才能安全、長久運轉。”郭紅崗對村級綜合服務站的作用滿懷希冀,“往后還能銜接電商、退貨等業務,給村民帶來更多收入和便利。”在他看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兼顧,這才是真正富有意義的“快遞進村”。
一周6天,每天129公里,連續17年,共計68萬多公里,能繞地球赤道約17圈,這串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是郭紅崗做鄉郵員以來的工作盤點。時間久了,鄉親們記住了這個笑瞇瞇的郵政小伙兒,他被層層推選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是郭紅崗履職的第三年。談及這幾年的履職感受,郭紅崗感慨頗多。“開始總覺得自己眼界窄,見的事兒也少,不知道能提啥建議。但是,隨著履職經歷的不斷豐富以及參加學習培訓,我漸漸感受到代表身份背后的分量。”郭紅崗把郵路作為履職的陣地,開始主動聯系鄉親們,了解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利用投遞的機會,他邊走邊聊、邊聊邊記,關注的民生領域在不斷擴大。今年全國兩會,他還帶來了關于優化基層科研人員保障機制、逐步延長男性職工陪產假方面的建議。
“您做代表以來感觸最深的是什么?”結束采訪前記者問。郭紅崗靦腆地笑了笑說:“俺覺著好些事啊,都是從點點滴滴中積攢起來的。感觸嘛,就是多走多跑,多聽群眾咋說的。”說這話時,郭紅崗語氣樸實,透露出溫暖而又堅定的力量。他讓記者相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這些來自基層、樸實又盡責的代表帶著人民的聲音,去往春天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