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多,當許多人還沉浸在夢鄉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寄遞事業部勝利橋普郵部攬投員趙明枝已然換好綠色工作服,載著一摞摞報刊書信,跨上電動車,融入還未破曉的夜色中。
趙明枝代表所負責投遞區域涉及30多條街巷、3萬多名群眾。每天她都會準時把報刊書信送到收件人手中。(代表供圖)
趙明枝所負責片區地處市中心,樓宇林立,又靠近火車站,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因原址查無此人、查無地址、地址遷移信息不詳等造成無法投遞的“死信”時常出現。
職工街4號:投遞員同志,我們已經35年沒有聯系了,妥投為感。原居住地:兒童公園北門向北約100米電影院側門200米處——俗話說“家書抵萬金”,在見字如面的歲月里,書信格外珍貴。拿到這封收寄人“失聯”35年的尋親信,趙明枝心里沉甸甸的。“以前互聯網沒有這么發達,也沒有微信,家人間的交流都依賴這一封信。字里行間,往往寄托了千家萬戶的濃濃深情。”
一棟樓挨一棟樓,一戶接著一戶,趙明枝開始尋找收信人。她在職工街4號每棟樓每個單元門口都貼上了尋信啟事,并留下聯系方式。每天來到職工街,她都要看看是否找到了收信人。
功夫不負苦心人。耗時半個多月,趙明枝讓這封信“死而復生”,幫助寄信人成功尋親。
從業30年,懷揣為人民服務的熱忱,趙明枝跑遍了負責片區的30多條街巷,也想出了許多新點子:總結“死信復活法”,確保每一封信送達收信人手中;將區域網格化,為每家每戶編號;通過微信朋友圈尋找國際郵件收件人。從老式“二八大杠”升級成電動車,趙明枝見證了日新月異的城市變遷、投遞方式的更新換代,而不變的是她為群眾日復一日準時送達報刊書信的身影。
“投遞員走遍大街小巷、服務千家萬戶,更是社區慈善的重要參與者。”得益于常年走街入戶,趙明枝對社區工作十分熟稔。在投遞郵件的同時幫助孤寡老人代繳水電費,幫助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在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加入社區助老食堂的志愿服務隊伍、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門……作為一名郵遞員,趙明枝走過的公益路演變為一條條“愛心郵路”。
“做好慈善工作,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政府、企業、居民、社會組織等各有優勢,都可以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今,這條“愛心郵路”越走越寬,也吸引了更多郵遞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參與。社區組織舊衣物回收,趙明枝與社區志愿者一起清洗、整理、打包,運用郵遞行業的優勢,寄送給有需要的人群。2019年,趙明枝偶然得知朱家村櫻桃滯銷,她幫助聯系大連市分公司提供快遞物流綜合服務,破解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每逢“櫻桃季”,趙明枝都會在朱家村駐點,收寄、打包、發運櫻桃,惠農助農。
“我天天走這些路,天天接觸群眾。和他們熟悉了,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需要我幫助的,我都愿意面對面幫他們解決問題,化解基層矛盾。”趙明枝積極借助人大代表聯絡站,在基層治理中充分發揮代表作用。不久前,一家燒烤店的油煙和噪聲惹來小區居民投訴,多次調解無果。趙明枝得知后,走進社區組織多方溝通,最終幫助燒烤店在不遠處的商業街找到一處門面,困擾居民的難題也得以解決。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7年多來,趙明枝共提出30多件建議,其中,有與她本職工作息息相關的快遞驛站建設、郵政惠農服務、政郵合作等,又涵蓋了鄉村振興、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養老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并得到了相關部門回復。“365天,身著一抹‘郵政綠’,我每天走過的路,既是涓滴善意匯聚成海的‘愛心郵路’,更是傾聽人民群眾心聲的人大代表履職路。”趙明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