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脆李樹上,重慶市巫山縣果農李申軍和家人便忙活了起來。時下正是冬季管護時節,要抓住晴天的機會修枝剪枝,來年收成才會更好。“現在有郵政幫我們運輸、銷售,我不用愁了,只管讓果子長好。”李申軍說。過去,像他這樣的果農,得自己采摘、搬運,然后坐船到縣城碼頭水果交易市場銷售。現在,通過郵政金融、電商、物流資源整合,果農只需要準備好果子,郵政便會提供打包、攬收、空運等一攬子服務,脆李到達全國各地“最后一公里”的時間能從72小時提速到次日達。
2024年,巫山縣郵政分公司黨支部不斷探索黨業融合的方法路徑,積極發揮黨建工作和黨員隊伍資源優勢,結合物流難題和脆李產業振興需要,以“大協同、大融合、大共享”盤活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為巫山脆李出山暢通了新通道,為快遞進村打通了堵點。
勇攀產業“十八盤”
巫山縣地處長江三峽腹心地帶,山高路彎崖陡,地形起伏極大,物流難題成為制約當地鄉村振興的痛點。而被譽為“重慶寶貝”的巫山脆李,就生長在這深山之中。脆李成熟于盛夏季節,皮薄肉厚,極為嬌嫩,這讓物流難上加難。
百姓有難處,政府有要求,郵政有落實。在脆李核心產區曲尺鄉,巫山縣分公司黨支部與曲尺鄉機關黨支部搭建“支部聯建”平臺,共商共建黨建品牌,堅持支部引領,打造“村企攜手”“郵農攜手”“基地攜手”三個戰斗堡壘和一個“村播計劃”,將黨小組建在產業上。
“我們這里隨處可見郵政元素,百姓都說是住在‘郵政鄉’里。”曲尺鄉黨委書記盧家慶說。巫山縣分公司黨支部整合村集體經濟、果農、合作社、電商等資源,合力打造郵政電商品控產地倉和溯源直播基地,提供“0公里交寄、1小時轉運、24小時送達”的快遞服務和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的農資、包裝、推廣、融資、支付等服務。
目前,巫山縣分公司共為曲尺鄉356個合作社、1800余戶果農提供綜合服務,打造全國郵政農品示范基地1個、全國中郵惠農綜合服務示范社2個、郵政示范果園6個、郵政產地倉5個、郵政直播基地2個,培養村級電商主播5名,銷售脆李等農產品800萬元,同時還建設信用村20個,郵銀協同發放產業貸8216萬元。
系列舉措有效助力解決脆李產業融資難、物流難、銷售難問題,其中帶來影響最大的是物流暢通。“我們克服涉及單位多、資源匱乏等困難,以暢通‘三個一公里’解決物流之痛。”巫山縣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李擁軍介紹說。自2022年起,重慶市郵政分公司與巫山縣政府連續3年推動郵政航空脆李專機項目,開通“巫山—南京”專線。這是重慶首條農產品貨運專機航線,帶動脆李從產地直飛,24小時到達全國超1000個城市。
2024年7月,重慶市分公司在巫山創新推出“無人機轉運+脆李專機”的“空空聯運”模式,讓脆李從果園轉運到機場的時間由2小時提速到8分鐘。從“船運”到“陸運”,再到“陸空聯運”“空空聯運”,插上郵政翅膀的“重慶寶貝”不斷突破時間、空間、地理等諸多限制,飛出重重大山。
通過黨業融合、創先爭優,巫山郵政打造的“巫山土特產生態圈”項目,收入規模從2020年的353萬元提升到2024年的3536萬元。巫山郵政助力產業振興的事跡獲得重慶市第三屆“尋找巴渝鄉村振興榜樣”十大示范案例提名獎,2名青年員工獲評巫山“最美三新領域青年”“最美鄉村好青年”。
暢通城鄉“內循環”
結合打造“郵政鄉”的經驗,巫山縣分公司黨支部聚焦郵運通“十大行動”落地,牽住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這個“牛鼻子”,以黨建引領激發創新活力,進一步解決“站點盤活”“快遞進村”難題,復制推廣打通縣域層面的城鄉內循環堵點的經驗。
2024年5月,巫山縣政府成立以郵政為主導核心的“郵運通”工作專班,依托郵政成熟的寄遞、金融、電商體系,疊加交通、供銷社、農委、商委、文旅等資源,通過大融合、大協同全新賦能原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在縣級,除了原郵政郵件分揀中心、分銷倉儲中心、電商運營中心功能,新增交快郵合作寄遞物流共配功能。在鄉鎮,新增交供郵合作“一站多能”模式的鄉鎮級共配中心。在村級站點,以交郵供農商旅銀等功能集約,形成開在村民家門口的“一站式”綜合服務站。在郵路上,除了干線郵路、村級郵路,新增“一網多用”的客貨郵路。
黃偉是巫山至篤坪鄉郵路上的駕駛員。這條路單程有110公里,崎嶇多彎,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從前,黃偉要載著郵件從河梁支局中轉再到篤坪鄉,一個來回緊趕慢趕都要6小時。2024年8月,巫山至篤坪段“以客代貨”線路開通,郵件再也不用到河梁支局中轉。通過客車載郵,不僅節約了2小時時間、壓降了運載成本,還通過疊加社會快遞,真正實現“一網多用”。
這樣的融合郵路目前已試點運營3條。除郵路外,巫山郵政還建設了2個縣級共配中心、2個鄉鎮級共配中心、1個標桿村級站點,通過試點推進三級網絡大協同,實現場地融合、運力融合、業務融合,解決了過去鄉鎮節點各方資源能力分散的問題,盤活“兩中心一站點”。
此外,為解決快遞進村堵點問題,巫山縣分公司與8家快遞企業、供銷社、村集體經濟等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進村郵件目標”“郵政監管協調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客貨郵融合”“數商興農助農”“農村普惠金融支農”“農資綜合服務”六大整合行動,推進“三共享一共建”,緩解投遞成本難題。自2024年7月試點以來,日均村投郵件量增長達到220%,農村快遞物流運營成本平均降低30%。目前,全縣農村上行快遞寄件費用每單下降10%以上,全年可為居民減少寄件費用約38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