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蓉在分揀報紙。
弱小的身影堅韌不拔,纖細的雙手鏗鏘有力。走進攬投室,只見她在全神貫注地分揀報紙。一整疊報紙在她手上毫不費力,只要輕觸邊緣,無須多看便能辨別出報紙的尺寸和重量,進而精確地計數、分類。這是40多年如一日的不厭其煩,也是40多年堅持不懈的輕車熟路。她,就是全國勞動模范、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郵政分公司投遞員王菊蓉。
1982年,王菊蓉正式加入郵政大家庭。自此,她的生活便與郵路緊密相連。40多個春夏秋冬,她服務的區域覆蓋了泉港區3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和居住區的近萬名居民,每天要投遞報刊、信件、包裹1800多件(份)。
“年輕時是因為喜歡,就想堅持,后面慢慢地覺得這是一份神圣的職責。以前靠信件溝通信息的時代,一封信有可能就是一個家庭的重要決策。所以,只要有郵件要送,我就每天都上班。”講起對投遞工作的態度,王菊蓉展現出她的執著與敬業。
每天一早,拆袋、計數、分類、記錄……王菊蓉快速整理好當天需要派發的報刊、郵件并裝車,“風一樣”地開始了一天繁重又緊張的派送工作。“您沒在君悅小區,在逸濤小區啊!那一片區是我同事派送的,不過沒關系,等我這邊郵件派送完了,下午1點多給您送過去。”為了讓客戶盡早拿到信件,王菊蓉準備舍棄午飯時間,幫同事到7公里外的小區為客戶送信件。王菊蓉就是這樣,不管是為同事代崗,還是自身的任務,她都恪守職責、風雨無阻。提到替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需換乘多種交通工具在惠嶼島上替同事投遞的事。由于惠嶼島山多平地少,村民住所零星分布,加上王菊蓉對地形不熟悉,在最后一班渡輪返回時間臨近的時候,她手上的一封信還沒派送完。她來回尋找客戶住處,焦急萬分。“我的頭不小心撞上了石階,摔倒后在海岸石頭邊神志不清。如果沒有碰到剛好路過的村民并被扶上來,就掉進海里了。”回憶起這段經歷,她依然心有余悸。
除常規信件投遞做到萬無一失外,王菊蓉對那些地址模糊不清的“死信”也不輕易放棄,常常讓它們“起死回生”。前不久,為投遞一件收件人姓名不詳且僅標注“某某路口”的模糊地址信件,王菊蓉展現出了郵政人特有的堅韌與執著。她歷經7日苦苦尋找,把附近的企業、居民樓和店鋪都跑遍了。經過不懈努力,王菊蓉終于找到了這封信的主人。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如同一束溫暖的光,不僅解了客戶的燃眉之急,更在社區中被傳為一段佳話,彰顯了郵政服務的溫度和郵政人的責任與擔當。
一天晚上,王菊蓉背著沉甸甸的郵包,爬上中達小區1幢7樓,來到了孤寡老人王大爺家送《參考消息》,同時拿出了前一天晚上代買的牙膏等生活用品,王大爺連連道謝。幾年來王菊蓉持續的幫助讓王大爺對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王菊蓉把全部感情和精力都傾注在經手的每份報刊、每件信函中,她把生命融入了郵政事業。王菊蓉說,作為一名投遞員,自己代表著郵政的形象,雖然干不了什么大事,但可以多干一些小事。40多年來,為了方便客戶,她除代辦郵政業務外,還幫客戶代買生活必需品和急需的藥品,郵包也由幾公斤增加到十幾公斤。包重了,事多了,但跟客戶的心貼得更近了。王菊蓉說:“大家的信賴是對我最大的獎勵,再苦再累也值得。”
工作中,王菊蓉以卓越的業績和主動的服務精神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她的報刊收訂量連續多年在泉港區分公司穩居第一。她從未發生過郵件丟失或損毀的情況,也未曾有過任何客戶因服務不滿而提出的投訴,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高度贊譽。
王菊蓉的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家中的事情幾乎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她鮮有時間陪伴孩子們成長,即便是在兒子因肺炎頻繁住院治療的日子里,也只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夜晚抽空照料。然而,正是這份對工作的熱愛與堅持,讓她的兒女從小就學會了獨立,理解并支持母親的工作,成為她堅強的后盾。同時,王菊蓉也以身作則地教會了兒女:熱愛就要用心、用情,就要持之以恒,哪怕在最平凡的崗位上,也要盡己所能散發不一樣的光和熱。
王菊蓉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2009年,她榮獲“福建省郵政系統年度優秀投遞員”稱號;2013年,她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范”;2014年,她榮獲泉州市第二屆基層“最美人物”稱號;2015年,她被授予“通信行業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每一項榮譽,都是對她40余年在郵路上默默奉獻的肯定與褒獎。
王菊蓉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心懷熱愛與責任,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這位郵路上的巾幗英雄,用40余年的堅守,書寫了一段段動人的普遍服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