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五社的灌溉水溝有點兒堵,需要清理一下,我估算了一下,資金缺口四五萬元的樣子。”8月12~16日是四川省委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全省交叉檢查儀隴縣的日子,四川省郵政分公司在走訪對口幫扶的王家嘴村時,村黨支部書記李柏高對駐村扶貧工作隊提出了這個請求。
儀隴縣是川陜革命根據地,2015年以來,四川省分公司對口幫扶儀隴縣14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986戶,總人口12920人。該分公司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扎實推進駐村扶貧工作,主導扶貧項目44個,投入扶貧資金656.17萬元,累計派出12名駐村扶貧干部,14個貧困村于2018年7月順利通過脫貧驗收,取得了定點扶貧和精準扶貧工作的階段性成效。
牽燈引水
亮了路頭暖了心頭
“這是啥子燈,不牽線都可以亮,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燈哦!”楊橋鎮水竹村硬化道路亮化工程亮燈儀式上,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看著漂亮的路燈,笑得合不攏嘴。“院壩頭都有路燈了,這生活過得不比城里差!”周圍的村民更是紛紛感嘆。今年春節前夕,由四川省分公司捐贈的30盞太陽能路燈順利完工亮燈,村民們過上了一個“敞亮”的春節。
村里有了路燈,這是以前村民做夢都不敢想的。自從村里的道路硬化后,駐村扶貧工作隊便有了為村民安裝路燈的想法,從立項到竣工,3個月時間,村民見證了郵政速度,也感受到了郵政溫度。
“要是能有個水池就好了”“這個堰塘要是能多蓄些水就好嘍,現在每年插秧水都不夠”……3月12日植樹節當天,駐村扶貧工作隊走訪立山鎮王家嘴村、黃包寨村時,不少村民這樣說道。原來,當地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沒有像樣的蓄水池。針對這種現狀,駐村扶貧工作隊決定為村民修建蓄水池。為了確保蓄水池有足夠的進水蓄水量,出水輻射范圍更廣,駐村扶貧工作隊多次實地勘察選址,最后捐資30萬元在黃包寨村新建兩個蓄水池,在王家嘴村加固擴容改建一個蓄水池,工程隊由兩村自行負責協調并進行實地監工,驗收由鎮委、村委、村民、駐村扶貧工作隊四方進行。
4月底,王家嘴村、黃包寨村水利工程順利竣工驗收,能夠滿足兩村水稻種植蓄水需求。“郵政真是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現在正是插秧的時候,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跑幾公里去挑水了!”竣工后,村民們拉著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的手,感激不已地說。
以購代捐
農戶增收更有干頭
5月,駐村扶貧工作隊在日常走村入戶中了解到,無固定收入來源是當地貧困戶無法脫貧的重要原因,他們春夏收入主要靠飼養家禽,秋季主要靠種植收入,冬季基本無收入,貧困戶中大都缺乏勞動力,全年收入大多寄希望于家禽飼養。
針對這種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經幾次討論,會同村、鎮兩委班子研究,并報四川省分公司同意,與省郵政工會溝通協調,于6月中旬在四川省分公司廣大干部職工中開展“精準扶貧 以購代捐”活動。具體做法是,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監督農產品質量,定期從農戶家中收購土雞蛋、土鴨蛋、土雞、土鴨等(收購價格比當地市場價格略高),由駐村扶貧工作隊在省分公司本部食堂設平價代售點進行銷售,干部職工自愿購買。
活動開展以來,駐村扶貧工作隊組織了5次代售活動,將收購的雞蛋、鴨蛋、掛面等共計價值近5000元的農副產品進行平價代售,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每次活動開始后半小時,所有產品便搶購一空,不少職工還進行了預訂。同時,駐村扶貧工作隊在逐戶收購的過程中,還了解了貧困戶現狀,并與他們聊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獨自生活的孤獨。王家嘴村60多歲的高枝蘭,兩個女兒都在成都安了家,她對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說:“女兒每年只回來兩次,每次吃個中午飯就走了,說起來還不如你們,每個月都來和我聊天。”
此外,2018年以來,儀隴縣郵政分公司依托“郵掌柜”系統,分村建立“一對一”代買代賣臺賬,覆蓋貧困戶1000余戶,定期上門開展農產品收購、包裹投遞、現金存取、費用代繳等服務。自此,村民們不僅享受到了足不出戶“以貨易貨”的便捷,更享受到了產品增收帶來的快樂。
接續奮斗
脫貧致富“郵”盼頭
“感謝郵政,去年通氣后,我那個廚房是真的敞亮了,也沒得煙了,好方便喲。”7月初,駐村扶貧工作隊走訪日興鎮黎明村時,村民李大媽笑著說。2018年4月,四川省分公司授建的黎明村天然氣戶戶通工程竣工,當地村民由衷感慨,活了大半輩子,真沒想到自己村也可以用上城里才有的管道天然氣。在工程竣工儀式上,四川省分公司直屬機關黨委書記王彥超應邀出席,為項目落成紀念碑揭幕,并代表四川省分公司接受了村民們贈送的錦旗。
幾年來,由四川省分公司主導的扶貧項目改變了當地落后的面貌,更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如儀隴縣“互聯網+產業園”電商運營中心累計投入近千萬元,已吸引入駐電商企業及創客51家,培訓返鄉創業人員1000余人,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450個,招募線上線下“郵掌柜”408人,覆蓋全縣所有貧困村,電商運營中心累計拉動銷售農特產品2000余萬元。
自2015年四川省分公司在儀隴縣開展扶貧工作以來,一批又一批郵政駐村扶貧干部接續奮斗,一個又一個扶貧項目落地開花。14個貧困村的村民不但脫貧了,在郵政的幫扶下,更奔走在了致富的道路上。